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 丘疹 水疱和痂疹和特征,本病多见于小儿。
水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病毒 VZV)属疱疹病毒 为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 直径为150~200nm 为有包膜的正20面体 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活力很弱 能被乙醚灭活 该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增殖 且仅对人有传染性 存在于患者疱疹的疱浆 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 传染性强 接种于人胚羊膜等组织培养 可产生特异性细胞病变 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形成 病毒糖蛋白共分5类(gpⅠ gpⅡ gpⅢ gpⅣ和gpⅤ) 其中gpⅠ gpⅡ和gpⅢ抗体具有中和病毒作用 近年对其血清型亚型及其糖蛋白Ⅰ Ⅱ Ⅲ抗体有进一步的研究 有助于了解其免疫作用
病毒先在鼻咽部繁殖 然后侵入血液 可能在单核吞噬细胞中复制 并向全身扩散 故病毒血症是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发疹的基础 病变主要在皮肤的棘状细胞层 呈退行性变性及细胞内水肿 形成囊状细胞 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囊状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后 即形成疱疹 真皮有毛细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 粘膜病变与皮疹类似 但疱疹常破裂形成小溃疡 此外 在个别死亡病例尸检中 发现许多脏器如食管 肝 胰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肾上腺等有小灶和结节状实变区 伴多个出血灶 镜下见肺间质的渗出液主要为红细胞 纤维素及含嗜酸性小体的多核巨细胞 水痘脑炎与麻疹脑炎和其他感染后脑炎相似 表现为血管周围的脱髓鞘改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均有传染性 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 传染性很强 在小儿集体机构中接触后 易感者80%~90%发病 因此必须严密隔离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 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 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 但新生儿亦可患病 孕妇患水痘时 胎儿可被感染甚至形成先天性水痘综合症 偶见成人患者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 以冬 春两季较多 一次患病后 可获得持久免疫 再次得病者极少
水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一)典型水痘 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 如低热 不适 厌食等 亦可见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前驱疹 但很快消失 幼儿常无前驱期 皮疹特点:①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迅速发展为清亮 卵圆型 泪滴状小水疱 周围有红晕 无脐眼 经24小时 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 水疱易破溃 疱疹持续3~4天 然后从中心开始干缩 迅速结痂 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 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集中在皮肤受压或易受刺激处 开始为躯干 以后至面部 头皮 四肢远端较少 瘙痒感重;③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 结膜 生殖器等处 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二)重症水痘 多发生在恶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病儿 出疹1周后体温仍可高达40~41℃;皮损常呈离心性分布 四肢多 水疱疹有脐眼 偶为出血性 在第1周末可发生暴发性紫癜 伴有坏疽
(三)先天性水痘 孕妇患水痘时可累及胎儿 在妊娠早期感染 可致多发性先天性畸形 如:肢体萎缩 皮肤斑痕 皮层萎缩 头小畸形:自主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括约肌控制困难 肠梗阻或Horner综合征;眼异常包括白内障 小眼球 脉络膜视网膜炎 病儿常在1岁内死亡 存活者留有严重神经系统伤残
【诊断】
一般病例的临床症状典型 诊断多无困难 必要时可作实验室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