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中毒是指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 日常吃的青鱼、草鱼、鲤鱼 鲢鱼以及绍鱼等,其鱼胆都有一定的毒性。鱼胆的毒性主要为胆汁成分对人体细胞的损害作用及所含组织胺类物质的致敏作用 鱼胆不论生食或熟食,都可以引起中毒,中毒量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
鱼胆中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由于应用鱼胆"清热" "明目" "止咳平喘" 一般均为生食鱼胆后引起 个别熟食者症状较轻 引起中毒的鱼种有白继鱼 鲩(草)鱼 鲤鱼 青鱼 米子子 鲳鱼 包头鱼等 鱼的重量一般约在2~3斤以上 食用鱼胆数目自1/2~10数个不等 中毒的轻重虽有个体差异 但主要与用量多少有关 按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药学规定 青鱼胆用量为1~2.5g 但一般大鱼胆即使半个也远远超过此量 小儿服2个 大人服8~13个可致死亡
鱼胆中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起病较急 多在服鱼胆后1~3小时发病 早期主要为胃肠道症状 晚期为肝 肾功能损害 先见呕吐和腹痛 由于毒素引起上消化道粘膜病变 故呕吐较重 多者每日可达30次以上 吐出食物甚至胆汁 有时可带血 腹痛多为阵发 位在上腹部 并不太重 腹泻较轻 呈不消化便 发病后1~2天肝脏渐肿大 肝功受损 发生黄疸 毒素主要由肾排出 故易引起近球小管坏死及集合管阻塞 发生少尿 甚至尿闭 尿蛋白阳性 镜检可见红细胞及颗粒管型 严重者发生肾功能衰竭 血中非蛋白氮增高 二氧化碳结合力减低 血钾增高 血氯 钾减低 此外患者多伴发热 精神萎靡 小儿易有血压升高 重者昏迷 脱水 休克 反复惊厥 以致死亡
尸检主要表现为胃及空肠上段粘膜水肿 出血 肝细胞混浊肿胀及变性 肾小管变性 坏死 肾乳头及肾盂出血 心 肺 脑均有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