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97个国际护士节
本报讯 (记者伍仞 通讯员冯光强、马军) “哇……”响亮的婴儿啼哭在产房中响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助产士胡顺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今天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也是第97个国际护士节。
在产房里,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婴儿啼哭声照常响起,成为每个助产士耳边最悦耳的声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护士长张慧珠是一名老资格助产士。在过去的24年里,她的双手一共迎接了将近9000个小生命,加上在剖宫产手术中做协助的,共有超过一万个新生儿在她手中检查、打分。她会教育每一个年轻的助产士:“只要是从你手上出来的(孩子),就一定要尽全力保证他们的安全。”
因为孕妇分娩的时间不定,所有助产士都得实行弹性上班制,上夜班、吃饭不定时是常有的事。工作不轻松,但每次见到生命降临,护士们都会感动不已。一次,未满25岁的小姑娘张爱文协助一个产妇分娩。产妇忍受了24小时阵痛煎熬,终于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这时,张爱文也忍不住流下眼泪。
张慧珠也笑称,助产士除了是个技术活,还是一项“体力活”,“宝宝快要出来时,我们会采用一些医学手法,但不能使狠劲,只能用‘绵力’。计划经济年代,助产士是一项能拿粮票补助的职业呢!”
不过,所有的辛苦都会在婴儿第一声的啼哭中烟消云散。入行16年的助产士胡顺平告诉记者,当听到新生的孩子“哇”地哭出声以后,“我那根绷紧的弦一下子就放松了,那简直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声音。”
众所周知,分娩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煎熬。所以,助产士要不时为一些因怕痛而感到气馁的产妇打气。前不久,一个才怀孕5个月的年轻孕妇破了羊水,胎儿正在娩出,却已无法保住。产妇之前有过一次类似经历,这次几乎崩溃。一直在床边教她呼吸减痛法的助产士叶彩英见状,鼻子也酸了,轻摸着产妇的肚皮安慰说:“可能是缘分让这小生命在人生中轻轻掠过,又或许是命运正考验你们夫妻俩呢?你们还很年轻,把身体养好还可以生个健健康康的宝宝啊。”又向她讲述自己和朋友的故事。孕妇听了之后,表情放松了不少,她紧紧地握住叶彩英的手。
当晚12时下了班回到家后,叶彩英连夜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下这段故事,鼓励产妇积极面对。产妇出院后看到了,感动不已,在文后回复:“叶姑娘,这篇日志我打开了两次才能看完,看得我泪流满面。很感激你对我的帮助,当时我躺在这冰冷的产床上,感觉很无助,很心痛,是你给了我勇气。再次谢谢你!”
广州明年护士缺口接近3万人
护理学毕业生抢手
本报讯 (记者黄茜 通讯员卢广巨)今天是第97个国际护士节。昨日,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2009届461名护理专业本、专科毕业生戴上洁白的护士帽,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记者了解到,护理学毕业生可谓“不愁嫁”:以广医为例,截至5月7日,护理本科毕业生总就业率约67%,专科总就业率约65%。与去年同期相比,本科和专科就业率均上升了1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