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处处长董小平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试剂是不是会发生漏检和误检,现在并不完全确定,因为目前也只有四川确诊了病例,全世界就那么几千例,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而对于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全世界都没有一个评估。
还有一些状况让人担忧,上述四川疾控中心官员说,这次四川确诊病例,赶上5.12一周年,我们要警惕疫情扩散,“还要严密关注灾区的气候条件,很多人住在板房,比较集中,传进灾区的话会很危险”。
他分析说,5.12一周年,四川有很多大型集中的活动要举行,再加上之前地震使一些地方的卫生设施,交通设施并未完全恢复,“本来就是个人口大省、医疗卫生条件并不是完全配套”。
但他也表示,疾控中心在努力应对上述情况,五一之前已经开始做各种准备,包括修改预案、应急准备,人力、物资、技术等总体上还是比较充裕,“也没必要恐慌”。
四川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的现实,也将快速诊断试剂和疫苗问题重新拉到公众视野。
据董小平介绍,5月9日晚,美国提供的三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运抵中国疾控中心的病毒预防研究所,“但还得先把它激活,并长到一定量,我们才能用它,不是我们加班加点就可以做出疫苗的,它是一个生物周期”。
董透露说,这3个毒株是从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原体”,不会直接用于疫苗生产制备,将用于新一代诊断试剂的研发,新一代监测技术的研发,比如说跟普通的季节性流感,在免疫反应上有多大区别,今后疫苗研制保护效果研究,以及抗体保护效果分析、疫苗毒性分析等。
他解释说,不是任何一个毒株都能成为制备疫苗的毒株,它需要严格的筛选和重建。按照规定,用于疫苗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毒株必须由WHO下设的4个国际实验室负责选择,然后再由世卫分发给各国进行疫苗制备,各国不能随意选用毒株。
据董介绍,何时可以生产疫苗取决于世卫组织何时提供构建好的毒株,“进展顺利的话,3到4个月时间就可以了”。
联防联控
5月11日上午,经卫生部确认中国内地首个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就及时启动了应急措施。
成都市卫生局机关党委书记何军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成都市采用的是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全力组织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官方统计显示,截至11日下午16点,成都市无新增H1N1流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报告。
记者从四川省卫生厅了解到,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四川省委、省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疫情蔓延。包括成立了省政府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协作。
5月10日深夜,国家医疗卫生专家到蓉后,与省卫生厅、省医疗、疾控专家连夜讨论,进一步细化了医疗救治方案和流行病学调查措施,严格按照国家诊疗方案要求,强化患者救治和密切接触者跟踪工作。
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将患者乘坐的航班、交通工具和中途停留情况,向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西南民航管理局、四川出入口检验检疫局、首都机场等部门通报。
5月10日晚11时,四川省卫生厅在官方网站公布并及时向媒体发布“我省发现一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相关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和卫生厅网站,呼吁5月9日上午乘坐3U8882航班回成都的旅客和知情者,尽快与当地卫生部门取得联系。
“随着包某某病情的确认,对于卫生部关于下一步启动更有效的预控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曾义岚告诉记者。
据曾透露,卫生部专家于5月10日晚上赶到传染病医院,在了解医院对隔离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后,肯定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也指出,在未来检测上面应该加强,以免一些不必要的疏漏造成疫情扩大。
卫生部专家还指出,由于中国大陆第一例H1N1流感患者出现在成都,作为救治单位的传染病医院有必要将治疗的详细数据和在救治当中的变化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这样将更有利于全国范围内防疫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