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女生孟俊梅,4个月前被确诊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尽管她在校能享受的公费医疗报销比例达90%,但由于治疗药物大多为自费药,无钱支付的她只能病卧学校宿舍,连用以控制白细胞数量的“救命药”也早已停断。
昨天下午,记者在北科大学生宿舍见到孟俊梅时,她并没有呈现出太多虚弱和无奈。“慢性白血病保证不发病就好,平时只是头晕、耳鸣、没力气,一旦能吃上药、做手术,这些症状就会好转。”孟俊梅说,尽管她所享受的公费医疗报销比例为90%,但由于必需药物大多为自费药,且一些医疗项目如配型检测等也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她看病实际能报销的费用很少。“上次住院一共花了8000元,能报销的不到2000元,家里难以承受。”无奈之下,她只能出院。
现在,孟俊梅就住在学校宿舍。她本靠服用“格列卫”来控制白细胞数量,可这种2.6万元一盒的自费药物,孟俊梅只吃一盒就停了。停药后,她又时感头晕,“晚上睡觉,一翻身就天旋地转,仿佛天要塌下来似的。”
孟俊梅老家在河北广平县,父亲因工伤长期卧病,家里全靠母亲种田支撑。她患病后,念高二的弟弟辍学南下。“说要挣钱给我治病,现在打工每月都寄来八九百元。”孟俊梅与弟弟骨髓配型已成功,但30万的手术费用让她一筹莫展。
因不听医嘱几次独自外出寻求帮助,孟俊梅刚发过一次水痘——这可能要了她的命。“我不要父母再来北京陪我,要靠自己活下来。”在北京住院那次,孟俊梅的妈妈和女儿挤一张病床,患病的父亲夜夜睡在火车站,这让重病的她格外心酸。
孟俊梅的辅导员李戉介绍,信息工程学院曾在学院内组织捐款,4天募得3万余元,可这无异于杯水车薪。“目前学校同时有3名学生身患白血病,校方很难做到平衡,面向孟俊梅的大规模捐款活动一直未能举行。”李戉还曾经找到多家社会慈善机构和企业,但所有尝试均告失败。如有好心人愿伸出援手拉孟俊梅一把,可与本报热线65902020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