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国外成熟的芳香行业,我国芳香疗法行业标准和监管的缺失,让这个市场混乱不堪。”姚雷强调,“芳香精油不是化妆品,不是药品,也不是食品,成为‘三不管’产品。而国外行业协会可以自行制定行业标准,这些标准除了保护行业自身良性发展之外,还提高了技术准入标准。”
白红彤理解为“行业标准大于国际标准”。例如产自新疆伊犁的上等薰衣草精油,经法国机构检验,品质等同于普罗旺斯精油,“但是价格却不能和国外产品画等号,普遍比国外便宜一半或1/3以上。我们在主流市场没有话语权。”
“通过技术垄断、价格试探等手段,我国的香精香料市场完全由国际公司掌握,这些资金雄厚的国际公司,已经兼并了国内大部分的化妆品行业。”白红彤认为。
“不可否认,国内的芳香疗法是依赖国外模式发展起来的。如今,芳香疗法在国外设有学科代码,芳香疗法治疗师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取得技能证书。而国内因刚刚起步,行业自身没有资格设立标准,因此需要尽快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标准,结束芳香行业三不管的尴尬处境。”姚雷支招,“而要提高原料种植规模,只有强调芳香产业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才能引起政府重视。”
白红彤说,他们在新疆也是通过“富民强县”的课题项目得到政府的支持。
眼下正是玫瑰精油加工时节,北京市、区领导们一拨拨跑到门头沟妙峰山考察李继勇的玫瑰生产加工,“玫瑰园区加旅游的开发模式,如果得到政府肯定,一方面会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会被加以推广。”李继勇被区领导告知这样的信息。
农民增收,最终还是被当作了中国芳香产业发展的落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