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外企员工陈晨将每天上班必备的矿泉水换成了纯牛奶。
原来,进入“伏天”以后,辉山、伊利、蒙牛等品牌奶制品开始纷纷通过促销手段来降价,平均降幅在15%以上。经过计算,现在喝牛奶竟然比喝水还省钱。
最高下降33.3%
“以后我每天就改喝牛奶了,既便宜又有营养。”陈晨说,最近只要一走进超市,就能看到红色的促销标牌放在牛奶销售区最显眼的地方。227ml装辉山牌纯牛奶已经从1.2元降到1元,降幅高达16.7%,比容量差不多的小瓶装矿泉水价格还低。
昨日,来自沈阳市物价局的监测数据显示,沈阳各大超市奶制品价格的平均降幅都在15%以上。227ml纸包装辉山牛奶从1.8元降到1.6元,降幅达11.1%;486ml纸包装辉山钙奶从3.4元降到2.6元,降幅达23.5%。蒙牛、伊利等品牌的纯牛奶和牛奶价格的降幅也都在20%以上,227ml纸包装光明牛奶更是从1.8元降到1.2元,创下最高降幅33.3%。“东副”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采购部已陆续接到了厂商下达的促销降价通知,至于这样的价格会持续多久,还要视厂家的要求而定,目前几个品牌都还在相互观望。
都是天气惹的祸
“到底为啥要降价呢?”陈晨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次促销降价的奶制品,生产日期都是近期的,距离保质期还有很长时间。而且包装容量也没有“缩水”,质量更是没问题,全都是知名品牌。“主要是因为夏季牛奶不易保存。”沈阳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鲜牛奶和酸奶的保质要求一般为10℃以下,若要绝对保证在保质期内保鲜,必须将其在出厂、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饮用的各个环节都控制在10℃以下。而这一要求在夏天很难完全达到,所以牛奶极易变质。
家乐福超市工作人员介绍,夏季是奶业淡季,为了避免积压下来的库存牛奶变质,每到这个时候,各大牛奶厂商都会用促销来确保销售量。“现在正是牛奶的消费淡季,各牛奶生产企业此时采取价格促销策略也很常见。”省奶协秘书长卢戈川表示,按常规来说,以往炎炎夏日,市民一般选择各式冷饮、水果来替代牛奶的消费。
据卢戈川介绍,每年要到9月份以后,牛奶的消费量才会逐渐趋旺。“寒冷的冬季里,喝上一杯热乎乎的牛奶的美妙感觉,在夏天是体会不到的。”夏天天气炎热,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人减少了喝牛奶的次数和数量。加上市民脑海中形成的传统观念认为,喝牛奶会上火。因此也就会对牛奶制品的销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沈原料奶价格暂时不变
在牛奶消费量减少的同时,奶牛的产奶量却在增加。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夏季正是青草类饲料的生长旺季,奶牛本身摄入的营养比其他季节要多,自然就增加了其产奶的数量。按惯例,奶品生产企业在正常年景也会主动下调终端销售价格,一方面是为了刺激消费扩大自己的产品销售量,另一方面出于保持住已有市场份额避免在同业竞争中处于被动的考虑。
某业内人士透露,牛奶生产企业与奶牛饲养户之间签订的原料奶收购价会根据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沈北新区一牧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则表示,牛奶生产企业收购原料奶的价格目前仍然保持在1.25元/公斤左右,暂时未受到牛奶制品终端价格下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