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唐由之用唐诗说服毛泽东,用医术使这位83岁的老人眼睛复明
唐由之1974年底参加的那次会诊有些特别。
虽然文革中停止了职称评定,他还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当着主治医师,但参加重要会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许多部级乃至副总理级干部发生眼疾,周恩来总理都喜欢介绍他们找唐由之治疗。
这次特殊的会诊,在解放军三O五医院进行。来进行会诊的,像是“全科”,有内科专家、神经科专家、呼吸科专家。光眼科专家就有来自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广州中山医学院的五六位专家。
更神秘的是,会诊时,医生们除了听取病情外,只得到患者年龄和性别的信息,其他有关患者的信息一概没有通报。
患者原来是毛主席
这次会诊中,除了通报的病情,专家们还可以向会诊组织者提出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的要求。在得到相关病情的说明后,眼科专家组已经能够确诊患者得了白内障,但是严重到什么程度却不知道。
会诊后,与会专家被要求不能把这次会诊的事情告诉医院,也不能告诉家人。但事后还征求他要请谁当他助手的意见,他提出助手请高培质。
一个月后,有人来找唐由之,要他外出工作一趟,他意识到可能是去看上次会诊时提到的病人。当时是物资紧缺年代,一切物品凭票供应,于是唐由之就问对方,要不要带粮票,对方告诉他不需要,只要带些洗漱用具和换洗的衣服就好了。
唐由之就这样登上了飞机,也不知道飞机向哪儿飞,透过窗口往下看看,再看看太阳,算算时间,才知道是向南飞。
飞机降落在杭州,唐由之等眼科专家们才知道目的地到了,并且明天要见的患者是毛主席。
医生们见到的毛泽东,和大家想象中的健康状况,相差太远了,这让一群医生心里都很难受。82岁的毛泽东正躺在沙发里,听说医生来了,艰难地想撑起身子站起来迎接他们,医生们能看出他的身体努力了几下。忙说,您是前辈,您不要起来,我们来给您检查一下眼睛。此时的毛泽东不再是报纸和收音机里“满面红光、神采奕奕、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的形象。在与他相处的几个月里,唐由之也发现,老人家的腿部实在是无力,“他起身前,需要工作人员面对面站着,让主席的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双手扶着工作人员才能站起来,然后一个人退,一个人进,像跳舞一样,才能走到门口。”
1974年,毛泽东已经因白内障双目失明约一年多,唐由之回忆说:“毛主席全靠张玉凤读给他听,他记忆力非常好,大脑也很清晰。”已经明显苍老和消瘦的毛泽东就是在1974年,提出了对于国际和国内各项高瞻远瞩的政治见解。在这间后来被唐由之改造成手术室的书房里,毛泽东头脑清醒地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并在此次会见中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提出了由邓小平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对世界的政治格局和中国的发展影响深远。
但是无论毛泽东在北京还是在杭州办公,他都只能通过身边工作人员读文件的方式来工作了,这样的国家机密,老百姓并不知道,早在1973年中共十大闭幕时,他已不再能独自站立起来,机智的周恩来一语解围:党代表们全体起立,用热烈掌声欢送毛主席离开会场,当时没人知道他已经站不起来,也不能走动了。他身边的亲密战友周恩来说:“主席要目送大家离开。”毛泽东跟着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才使这一机密得以继续保守下去。
西医?中医?党中央来决定
毛泽东几乎失明一年多以来,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党中央,一直在采取保守的方法,没人敢提开刀的事。影响毛泽东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是他的慢性肺心病,1970年代初,他还休克过。他咳嗽得厉害,痰多,但咽喉麻痹使他没有了正常情况下咳嗽以后的吞咽反应,害得他吐不出痰来,每次吐痰都要把上身弯到沙发上,靠重力排出痰液,或者靠张玉凤帮他抠出来。这种情况下,当时西医白内障手术4到6毫米的切口,都有可能造成手术意外。西医白内障手术后通常会缝五针,无论术中还是术后,如果咳嗽厉害了,缝合处有可能开裂,裂开一针都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风险还是存在的。
即使西医手术治疗白内障在医学界早已有了成熟的疗法和共识,只是在对待毛泽东这位身份特殊的患者身上,谁都不敢把说有十分的把握。上级问西医给毛主席手术成功的把握是多大,答:85%。
中医用针拨术治疗白内障需要几分钟的手术时间,切口只有1.8至2毫米,无需缝合,更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政治局同样要了解中医用针拨术给毛主席治疗成功的把握是多大,唐由之的回答也是85%。尽管唐由之从1958年起,研究并发掘出来的“白内障针拨术”,到1974年已经成功地帮助6000多名患者见到了光明,但他仍然不敢在毛泽东的手术前说百分之百的把握。
到底让西医还是中医给毛泽东做手术,上级决定让中西医你一例我一例地在两个月时间里,让大量的手术及术后情况来决定。
于是,被集中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的中西医专家们,开始了“比武”。他们的病人全部是来自敬老院、患有白内障并失明的老人。如果今天来的病人分给了中医做手术,那么明天来的老人就会分给西医去开刀,不偏不倚,每个医生分到的病人都是偶然的,病情也是随机的。对这些老人来说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集中到了第二招待所的都是全国最高医术的专家,手术操作炉火纯青。老人们在手术之后,他们伤口愈合情况、复明情况、身体各项反应,都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长时间的跟踪。就这样开刀开了两个月之后,上级更加关注老人们的术后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