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他在《江苏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但是更多人对他的手术还是持观望态度,一个1.8毫米的小切口,切开的是西医早就有定论的“死穴”——虽然今天西医很多眼部手术都是从这个切口进入眼球的后部了,但是在半个世纪前谁有勇气来推翻西医理论呢?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外医学界展开了交流,一些被卫生部安排到广安门医院观摩的西方同行,看到了唐由之的手术非常震惊,但他们在震惊和迟疑中并没有否定这一手术,有的西方医生还两次,三次地到中国来观摩。
“套出”白内障
金针拨障术终于复活了,对于老年患者,唐由之用针把遮目的迷雾拨到了黑眼球的下方,使人复明就是成功。
但是考虑到对于年轻人,还要有几十年的时间用眼,如果拨下东西长时间呆在眼球里产生不良后果怎么办?
就在他进一步研究“针拨套出术”将白内障取出眼球时,1968年这位“白专”作为医疗队成员到广西农村工作,不同的是,唐由之是其中被监督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在接受“再教育”的同时,他又用针拨术为缺医少药的广西农村治疗了不少白内障,他的名字在边远省份传扬开来。就在他研究白内障套出术器械的那两年间,先后在196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的韦国清,也请唐由之为他眼疾会诊。
70年代初,唐由之又被分配到医疗队去福建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贫下中农服务,一次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想请唐由之去会诊眼病,有人马上就想阻挡。有一天,皮司令二话不说,派出了军区的奔驰,接上唐由之就走。后来回家时对爱人陆丽珠说,“那天我坐的是奔驰,她没敢拦我”。
唐由之的针拨套出器械,是在北京时和在苏州医疗器械厂研究出来的。1975年给毛泽东做手术时,没有用套出术,只用了针拨术。
唐由之在中医治疗白内障的领域又进一大步,但回到北京后正是冬季,他仍然被命令去烧锅炉,邻居问他,你的手能干这粗活吗?干惯这个,以后做手术抖不抖啊?
难度最大的手术
唐由之的医术一直传到了周恩来那里。
1972年,唐由之接到一个任务,给柬埔寨的宾努亲王做白内障手术。
此前宾努亲王已在法国等西方国家医治过,但是西方国家都拒绝给他做。因为他患有严重的头部震颤症,局部麻醉无法控制,全麻也不能控制。在他头部不停摇摆的同时,西医如何切口开刀?
这种情况,即使是唐由之的针拨术,也难以下手。为了完成周总理指派的这项任务,北京301医院专门为此成立了以眼科主任尹素云牵头的医疗组,请唐由之参加。唐由之测了一下,宾努亲王的头部神经性摇摆差不多是一分钟60次,可是当他听说要做手术,摇摆频率突然增加到每分钟大约120次!而且医疗组观察到,宾努亲王在睡眠中头部摇摆都不停止。在一个有这样病情的外国的元首眼部做手术,政治风险谁能担得起?
唐由之后来想到了被他称为“没有办法的办法”的方法,用自己的双手紧紧夹在宾努亲王的面颊,而自己同时两只手都拿着手术器械,宾努亲王的头摇摆,他的手也随着摇摆,这样能形成一种相对的稳定。后来他做了多次模拟实验,才把这个不得已的方案报给党中央和国务院。
得到批准后,唐由之自己在双手和宾努亲王头部的同步摆动中,由尹素云主任协助,对宾努亲王实施了白内障针拨术。手术后,宾努亲王复明,且没有任何术后并发症。这是唐由之一生中难度最大的一次手术。
宾努亲王对给他光明的唐由之非常感激,再次访华时专门赠给唐由之一支法国产原珠笔,笔上配有电子表,这在70年代的中国大陆还没有人见过,是件稀有礼品。
印尼总统能看到酒杯了
1999年到2000年8月间,唐由之三次赴印度尼西亚,为瓦希德总统治疗眼病。瓦希德一只眼球萎缩了,另一只眼球,杂合了六种严重的疾病。只能在眼外侧某一个角度上有10厘米的微弱视力,已经失明。
1999年12月,瓦希德出方中国时,专门到唐由之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希望通过中医疗法给他带来一线光明。虽然瓦希德并不了解中医,但他配合得很好,唐由之给他设计的方案是每天固定在同一时间给瓦希德治疗一小时,但是这位总统虽然几乎什么都看不到,却还得日理万机,于是,治疗时间就成了,什么时候他有空就治一个小时。这种不定时的治疗还经常由于瓦希德的奔忙而挪到晚上,有时还在听下属汇报,有时是有客来访。
治疗一段时间以后,瓦希德总统高兴地发现,自己能够隐约看到宴会桌上的酒杯了,与人干杯成为一个令双方愉快的事情。还有一件令他喜出望外的事情是,以前在与客人握手时,他只能先伸出手去,让对方握过来,现在,他能看到对方伸过来的手,并迎着这只手握上去。
瓦希德的视力后来恢复到不再只通过一个侧面小小的角度来感光,而是能隐约看见一米以内的物品。印尼的媒体在瓦希德刚刚进行治疗不久,对中医和中药作了这样的报道:“瓦希德总统的秘书证实,总统被医生确诊为眼视神经、视网膜等损坏而无法恢复视力,但经过中国两位中医药专家的治疗已有明显好转。在几次‘一个多月’的中医药治疗后,现在总统已能看到一米以内的物体。”
|